我一直就想写这么一篇小文来表明“合适就好”的观点,但我知道我写不好,所以,迟迟没有动笔。
也许我们都知道:“情人眼里出西施。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西施,这个世界不可能只有一个适合大众的西施。但在具体事情里边要明白这一点不容易,比如东施就没有搞明白,她以为西施那么好看,就得全面模仿,连人家胃疼得皱眉头她都要模仿,因此被人笑为“东施效颦”。
我相信东施会有东施的情人,又何必羡慕人家西施呢?
别的东西我不懂,对服装定制还稍微了解一点,就用服装定制来说说“合适就好”这一观点。
中国现代的主流审美观来自于西洋,通俗地说,西洋人认为美的东西,我们中国人就说美。比如服装定制,西洋人说什么是高级定制,中国人就言必称高级定制,言必称萨沃尔街,这是传说中的伦敦高级定制一条街。
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,我们还真有人专门去看,我听回来的人说这条街其实没有那么神奇,没有那么繁华,现在几乎找不到服装定制店了。
好像西洋的高级定制消费来自于贵族,为了体现贵族优于贱民,贵族们才去消费那些麻烦昂贵的高级定制,以获得心理优势。
先别说中国没有贵族,没有贵族文化,普通老百姓,包括白领金领的,其实是没有那么多时间,也舍不得花那么多银子来消费这种高级定制的,这是由我们的文化决定的。
我喜欢服装定制,是从我们中国的文化出发的,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定制文化要早于也要盛于西洋的,原因很简单,“量体裁衣”作为一个中国成语所表达的涵义,至少在英语里是找不到这么一个现成的词或者成语的,而且,这个词及其典故据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(《墨子·鲁问》)。
所以,中国人定制服装的审美应该来自于“合适”,而不是来自于“优势”,合适你的身材,合适你的长相,合适你的职业,合适你的审美等等,我们是可以有这么一点文化自信的。
由此看来,我们需要各种风格的服装定制,有给西施定制衣服的,也有给东施定制衣服的,进而使服装产业向着更加贴近顾客个性需求的方向发展。
另外,我之所以如此重视在线定制,是因为互联网是高效工具,既可以快速联系,又可以智能计算,能使整个价值链条聚合大众之力,节约人工,杜绝积压,物尽其用,善待环境——我觉得这在今天的中国尤为值得倡导——美丽中国,理应成为中国梦的一部分。
我不赞同过度消费,只要品质够好,产品合适,足够就行,不要浪费。因此,我憧憬以定制来代替成衣的消费时代,这对消费者和自然环境来说,都将有益,但需要我们服装定制企业去努力,也期望消费者一起参与。
肤浅认识,等待拍砖。